走進華僑城創意園區,呼吸著雨后清爽的空氣,不消一會就能走到OCAT圖書館。OCAT圖書館已舉辦過各種藝術主題的講座活動,而上周四(2013年7月25日)則請到亞洲藝術文獻庫(Asia Art Archive,簡稱AAA)的工作人員鄭得恩(Enoch Cheng)和陳靜昕(Janet Chan)分享文獻庫的機構歷史和工作方式。
講座第一部分,文獻庫的館藏發展策劃人陳靜昕首先對機構歷史以年代的順序作了簡要的介紹。文獻庫成立于2000年,時至今日已是第十三個年頭,一直致力于收集、保存亞洲當代藝術發展領域內珍貴的第一手、二手資料。陳靜昕稱處于“青春期”的文獻庫就像所有十三歲的青少年,是年輕的、感情用事的,而且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理想主義的。但她強調,這種理想主義對于機構的發展其實是重要的。創始人徐文玠(Claire Hsu)從自己的書架開始發想,到2007年Research+團隊的成立,再到今天的文獻數碼化使得文獻能大范圍地得以共享。可以看到,一直做著前線工作的文獻庫起初是源于非常個人化的想法,但隨著它的發展,以及對如何協調機構和使用者不斷的深入思考,其影響輻射范圍也是越來越廣。
講座第二部分著重以兩位主講人各自負責的項目為個案,與大家分享文獻庫的工作方式。項目管理者鄭得恩分享了他在2013年初“宋冬:三十六歷”展覽中的工作經驗。藝術家宋冬以繪制掛墻年歷來敘述他記憶中自1978年至2013年三十六年里,圍繞社會政治歷史、個人生活經驗以及藝術史等議題。生發于制造文獻的概念,宋冬制作了432個月份掛歷,手繪圖下均配以一段文字,記錄了他非常個人化的歷史。關于年份的選擇,鄭得恩介紹,1978年是中國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宋冬的第一個本命年,而2013年則是2012末世論之后的一年。項目邀請了觀眾對掛歷用水彩填色甚至是用橡皮擦修改、再創作,由是得到了很多有趣的回應。這個項目帶給鄭得恩的思考是,宋冬一直在修正回憶,但就跟歷史一樣,是永遠不會完美的。選擇性記憶的不確切給歷史的書寫及呈現帶來了困難,但這也是文獻庫需要去論述和提案之處。
陳靜昕則以越南河內一個藝術空間Salon Natasha的駐場項目為檔案個例開始講述。沙龍的靈魂人物是一名叫做Vu Dan Tan的自訓藝術家,而Natasha是他的俄裔妻子。在這里,到訪者都非常自發地進行著各種社交活動,于是她最終決定以樹狀的結構圖去整理文獻。在跟進該項目時,陳靜昕稱工作人員就像和藝術家一起,手牽著手去尋回藝術家的初衷。這中間有一些協調工作需要完成,比如說把個人經驗放到公眾平臺以及期間的語言轉譯、尋找合適的展示方式都非常具有挑戰性。
在提問環節中有觀眾提到,文獻庫書籍的選擇及分類標準是什么,陳靜昕則坦言她也經常思考文獻庫圖書館與一般圖書館的區別。分類是重要的,但除此以外,文獻庫更注重文獻的出處。而且事實上文獻庫重視的是多元的切入點,不一定是出版物,而更可能是手稿、書信、素描等等的第一手資料。由于這類“灰色文件”往往缺乏發行渠道,所以反而更需要在地前線工作者去收集和保存。
OCAT藝術總監盧迎華曾任文獻庫05年至07年的北京研究員,參與了八十年代素材的收集。她看到了文獻庫從記錄者到參與者的轉變,由是她提問道,文獻庫在什么過程發現了參與的必要性?陳靜昕則回應,其實近幾年他們也一直在思考什么是亞洲、什么是藝術、什么是文獻庫,為什么需要全面和客觀。她的任務之一是要去消化搜集回來的文獻,因為文獻庫的最終任務并不是不斷去收藏文獻,而是尋找有效的管道來展示以及更多的切入點來詮釋,文獻庫的呈現是透過可達性成立的。
觀察文獻庫的工作方式能發現,只有在不局限于實證主義的視角,這種對藝術發展的介入才能找到有效的切入點,對藝術生態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而不致形成某種社會繪圖術的誤導。正如鄭得恩所說,文獻庫多年來仍在不停地討論和反思自己的工作,文獻庫也經常舉行討論會去思考他們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他認為存在一個非常重要的認知:事實上文獻庫沒有辦法也不要做唯一的文獻庫,他們鼓勵大家做不同的文獻、提供各樣的切入點,他們的分類方法也絕對不是所謂的標準,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相對的客觀和全面。這種客觀不僅來自于文獻庫工作人員內部間的差異性和不間歇的帶有原則性的協調反思,也來自不同平臺間的交流。由此可見,文獻庫的工作就必然具有分享的性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