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多樣化——博物館與正式教育能融為一體嗎
隨著高等教育費用及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加,教育投資與就業前景之間的不對等關系日益突出。盡管就目前而言,學歷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未來就業與收入,但這種關系在運輸、醫療服務、汽車修理、制造業等很多行業中已日趨薄弱。目前的形勢促使教育人員與學習者都更注重能力的培養,而非過去一味強調學時和學分。同時,各類在線教育大量涌現,網絡資源共享與信息化程度不斷提升,這都為學生根據自身實際需要決定個性化求學途徑創造了條件。于是,很多人選擇了課堂教育與自主網絡學習相結合,甚至完全通過虛擬課堂自學的模式接受教育。
在線學習的興起也促使“數字徽章”這種新學歷模式的誕生。數字徽章是一種激勵學習并對所學知識進行認可和評估的形式,可張貼在電子簡歷、個人網站、人才數據庫上,點擊徽章圖像即可進入學習成果的介紹頁面。因此,20年后的簡歷可能會與今天的大不相同,各類數字徽章將取代今天我們在白領簡歷上看到的最醒目的內容(如畢業院校等)。這些“微學歷”的獲取途徑五花八門,課堂學習、在線課程、自考、實習經歷……不勝枚舉。那么,博物館在未來簡歷的內容構成中會扮演何種角色?
對博物館而言:
當任何在線、非在線學習都能轉變為職場公認的學歷時,博物館將從正式教育體系邊緣走向主流。數字徽章等各類認可體系為博物館開辟了機遇之窗,博物館大可利用數字資源、教育人員開展一系列教育活動,并對這些學習成果進行認證。博物館目前已經提供了很多培訓項目,如在職教師培訓等,證書的多樣化和單項化也有利于提高博物館此類培訓的價值和影響力。
博物館應意識到,無論博物館自身是否決定提供有組織的數字教育活動,都會有第三方將博物館在線信息用于其公開或商業課程。博物館應如何監控此類資源盜用現象?
博物館需對其數字資源制定合理的商業模式,并對教育工作人員和學生做好解釋工作。很多人認為這些資源本應免費,但博物館藏品數字化和闡釋工作需要成本,如何解決二者的矛盾也是博物館需考慮的問題。
找尋可行的商業模式、保證內容與教授質量、確保證書的可信度將成為未來多種數字學習模式需面對的三大挑戰。一直以來,公眾對博物館員工的專業水平及信息的真實性給予了極大的信任,這至少為博物館解決了三大挑戰中的兩個問題。
博物館與高校教育緊密相關。如果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放棄傳統的大學教育,博物館需思考如何吸引這部分年輕人群體。
給博物館的建議:
對博物館的數字資源進行編錄,考慮如何將這些資源應用于在線課程,確定由博物館本館人員還是外聘第三方來對這些資源進行設計和管理。
找尋能夠幫助博物館向不同水平學習者推廣博物館資源(藏品、數字資源、專業技能等)的潛在合作者。
對當地人才市場,社區內培訓與雇傭需求之間的缺口進行考察,考慮博物館在使命范圍內可利用其獨特資源填補哪些專業培訓方面的空白,獨立完成還是與他人合作。
優先考慮大學生觀眾群體,嘗試通過與大學、其他在線教育平臺合作,或為這些平臺提供輔助服務的方式與大學生群體建立關系。
考慮博物館實地場館的教學優勢。數字徽章和虛擬教學并不是“微學歷”的全部,分散式面對面學習及現實生活中的學習體驗也是其重要部分。博物館能成為校園分支的一部分嗎?博物館能提供實習和其他形式的暑期培訓機會嗎?那些以虛擬教育為主的學習者也需實地空間來與指導者或其他同學交流,挖掘更多信息源。博物館已經為“在家學習者”提供了這樣的場所,它完全有能力填補高等教育中的這一角色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