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月印千江張筱膺山水畫個展將于5月18日下午三點在南京市鼓樓區江東北路111號東寶大廈?諸子藝術館揭幕。張筱膺研究生師從方駿先生專攻中國山水畫,本刊特約請方駿先生撰文解讀張筱膺作品。展覽將一直展至5月31日。
張筱膺把“月印千江”作為她這次畫展的名稱,說是取自宋僧雷庵正受《嘉泰普燈錄卷十八》的“千山同一月,萬戶盡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云萬里天”的意思。佛家的偈語,總有令人無限遐思的禪意。
“月印千江水,千江月不同。”對于畫家來說,可以把“月”喻為萬象,江水喻為畫作。千條江水上不同的月色,是月印在千條不同江水上的幻象,畫家描繪在畫面上的物象,已不是原來現實中的物象,那是每個畫家印在畫面上不同的心象,所以同一景物,千人表現到畫面上,千人不同。這很禪意,很哲學。
十四、五年前,張筱膺于魯迅美術學院本科畢業,從東北來到南京,報考我的山水畫研究生,她說她喜歡江南的山水畫。考取后住在黃瓜園。過慣了東北冬天室內有暖氣的她,南京冬天教室內那時沒有暖氣或空調取暖,使她感到徹骨的寒冷,三年的苦讀生涯,切身體會到真正的“寒窗”之寒冷。
然而,南京不僅只有冬天,江南的春天是很迷人的,每當春風沉醉的江南夜,望著窗外印在秦淮河上的“淮水東邊舊時月”,一定不同于遼東大洋河上的月色吧!她那時隨我研習新安畫派。江南三月,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帶著她和一群學生去皖南,住在齊云山上的月華街,每晚都可以看到印在橫江上的齊云山月色。去樟潭、許村寫生,登上歙縣南山拜謁漸江墓,在博物館觀摩垢道人程邃的篆刻印章、焦墨山水。印在新安江上的月色當然又是一番景致。她回校后便以《紙上山河金石聲》為題,撰寫了研究程邃的論文,并且用焦墨淺絳完成了她的畢業創作。
九年前我和學生在江蘇省美術館做過一次師生展,我為張筱膺寫的評語是:張筱膺從傳統中國山水畫研習前人的筆墨技法,從對景寫生中提煉出富有表現力的筆墨。她筆下的皖南山村、浙東田園、武夷景色,都是以枯筆焦墨勾皴,用淡墨淺絳渲染,枯筆與淡墨,濃淡相宣,焦墨與線條,蒼潤相濟。
近十年時間轉眼即過。在這十年光陰上,筱膺從事藝術教學已積累了很多經驗。她帶學生外出上課,游歷了更多名山大川。遠至云貴甘南,近則蘇魯浙贛。已經歷盡千江月色后的她,筆墨更加成熟,風格更加鮮明。
近幾年,筱膺又藉丹青與佛家結緣,得以出入叢林,成為許多高僧大德的水墨老師。她的畫面上又出現了松間的寺廟、絳色的院墻、半開的山門、殿前的石幢、寺后的古塔、塔旁的山月。叢林中的月色照著佛禪文化的光輝,正為她的水墨丹青開辟出一片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方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