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网站,亚洲人成在线播放,av三级国产A级水,国内精品久久久www

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美術館免費開放 專訪國內六大美術館館長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2-18 16:43:54 | 文章來源: 中國藝術報

日前,文化部、財政部共同出臺《關于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要求2011年底之前國家級、省級美術館全部向公眾免費開放,2012年底之前各級美術館全部向公眾免費開放。而這道公眾期待的“免費美術大餐”,也可能給美術館帶來人員爆滿、經費驟增等問題。此時那里的“主廚們”正如何思量?記者對全國各大美術館“掌門人”進行了一番調查。

“免費開放了,參觀者可能會驟增,而美術館場地和接待能力有限,您認為美術館的氛圍會受到影響嗎?貴館是否將控制人流量?”

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我們在春節期間實行的免費開放政策通過“網絡、電話預約+現場領票”的方式進行。作為中國美術館歷年春節免費開館時間最長的一次展事,從年初一到初七,中國美術館的“中國美術館五十年捐贈作品大展”共迎來7萬多名觀眾,單日觀眾量最高達1.2萬人次。因為有充分的預案,所以每天盡管入館觀眾較多,但秩序仍然良好。在這個政策出臺之前,中國美術館已經實行了部分免費開放的辦法:60歲以上和18歲以下的觀眾免費參觀。而且在兒童節和一些涉及弱勢群體的特別活動中,以及博物館日、非物質文化遺產日等節慶日,都是對社會免費開放的。關于全面免費的預案還在設計中,預計將通過網上預約、電話預約的方式來保證觀眾們的參觀、安全和服務。

美術館、博物館的發展,如果僅僅建立在免費上,肯定是不夠的,應當逐步培養社會公眾把進美術館參觀作為一種文化習慣。免費開放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培養公眾走進美術館的習慣。

上海美術館執行館長李磊:美術館是個文化的殿堂,參觀美術館畢竟不是逛廟會和集市,它有相應的參觀行為規范。觀眾審美情趣的提高和行為規范的養成得有個過程,關鍵還是宣傳引導公眾文明觀展。免費參觀必須限定觀眾流量。實際上上海美術館能夠承受的流量是每天5000-6000人,如果人數超過接待能力,就可能給觀眾和展品安全帶來隱患。免費開放不是簡單地取消門票,而是要提升服務質量、水平,因此需要有相應的配套措施,比如加強安保的力量、如何面對增加的客流量等。

“怎樣跨過運營成本增加這道檻?有沒有考慮和旅游等相關行業結合,從而擴大美術館的影響力,也可補充經費?”

黑龍江美術館館長張玉杰:美術館展出的藝術品價值較高,免費開放意味著要升級藝術品保護的硬件設施,并投入更多人力和服務,所以會面臨一定的經費難題,關鍵還得以國家經費補助為主。我們也想過跟旅游公司合作,拉些贊助,但企業公司一般都要求有比較大的商業回報,這跟美術館的形象不符合。

湖北美術館館長傅中望:我們是省級美術館中第一個實行免費開放的,免費后美術館參觀人群的格局有很大的變化——普通公眾多了起來。我們實行的是免費不免票的制度,將參觀人數控制在3000人以下,這樣能有一個相對較好的觀賞條件,也盡量保證人員、展品的安全。中國所有美術館經費都很緊張,免費開放會給許多美術館造成更大壓力,因為除了辦展,我們還要搞收藏、研究、教育等。衍生品是美術館藝術作品的衍生,我們也在嘗試做,但這個市場在我們湖北是有限的,銷售的情況大不如預期,可能在北京、上海、廣州會好些。我們也在爭取社會力量的捐贈和投入,但目前我們國家對文化贊助、捐贈的稅收減免還沒有完善的法律和政策保障。至于企業的贊助,有些公司要求的廣告回報實在太過分!

“貴館數年前就已實行免費開放了,在這方面有哪些可供借鑒的經驗?”

關山月美術館館長陳湘波:美術館是以收藏為基礎、以研究為龍頭、以展覽為載體、以為市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務和審美教育為目的的公益性的文化服務機構。我們從2007年就實行免費開放了,免費開放對服務管理有更高的要求。2008年,關山月美術館開始了長達一年的改造,除了對基礎設施的改造外,最重要的是完善和增加了美術館的公共服務設施。關山月美術館擁有全國最規范的文化義工隊伍,這是一支很有特色的隊伍,免費開放后,在美術館的宣傳、教育功能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們的品牌公益性的公共教育活動“四方沙龍”也已經進行五六十期了,還舉辦了送展覽到基層等活動。總之,美術館不僅是一個觀看展覽的地方,而且應該成為城市文化生活的高雅場所,它應該是城市文化的孵化器。

浙江美術館館長馬鋒輝:免費開放是一件很重要的好事情,體現了國家對于保障公眾基本文化權益、提高公民鑒賞能力、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視。浙江美術館自2009年8月正式運行開放后就一直實行免費政策,所以這次接到國家通知沒太大壓力。當然,針對這次新舉措的部署和要求,浙江美術館還將采取相應措施,在軟硬件上進一步提高。

 

凡注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打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