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0萬平米老城南歷史城區劃定
老城南,南京人兒時記憶的源頭,這里是城市中歷史最悠久、積淀最為深厚的地區之一。近幾年,老城南的命運多年來一直被市民所關注,是拆還是留?
昨天,南京市規劃局組織召開新版《南京老城南歷史城區保護與復興規劃》通報會,北至秦淮河中支、東西分別至外秦淮河、南至應天大街,總占地約690萬平米的“老城南歷史城區”版圖落定。未來老城南將塑造以中華門為核心,以明城墻為背景,以十里秦淮為紐帶的城市名片,將投入數十億元,先期啟動“二線三片”保護與復興,即明城墻沿線、內秦淮河風光帶一線和門東、門西、南捕廳三片。
關注一:每平米四萬的別墅區不會有
2006年,全國16位著名專家呼吁保護老城南。2009年,有消息稱南捕廳要拆遷并建成高檔別墅區,每平米售價達三四萬元。同年,29位南京學者聯名上書,呼吁保住南捕廳,留住老南京的根。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市規劃局副局長劉青昊表示,南捕廳地塊的開發不會進行土地出讓,也不可能建別墅。
新規劃方案出臺后,南捕廳四期項目將集合旅游、休閑、文化、居住等混合性功能,而更多的是公益性的文化展館。尚未拆除的老宅、老廠房予以保留,重新組合成“博物館”,有的改為居民住宅樓,并鼓勵開展文化展示、休閑服務等經營活動。
南捕廳范圍內,還有一些老廠房,將通過改造變身類似于北京的“798”式的藝術街區。對此,改造與整治設計方案是評估后保留7棟廠房建筑,進行適當改造后利用;降低南面靠近歷史街區的廠房體量;利用保留的一處廠房構架,結合景觀設計形成文化廣場。
關注二:成都寬窄巷設計師操刀設計
此次負責編制《南京老城南歷史城區保護規劃與城市設計》的清華大學教授張杰,具有成都寬窄巷、福州三坊七巷等成功設計經驗。本次設計方案梳理出98條歷史街巷,其中建議增補10條歷史街巷;梳理出145處文物古跡,含96處區級、區控文保單位;梳理出175處推薦歷史建筑(擬保護建筑);梳理出非物質文化遺產33處;定位文化資源42處,不可定位的45處;積極做到“全面保護、應保盡保”。
工作人員表示,面對如此大規模的整修,不是一步到位,而是一個院落一個院落地按照原面貌進行整修。整修之后,將大量建立電瓶車、自行車通行體系,鼓勵居民與游客換乘電瓶車與自行車進入街區,并在街區內部設立方便的電瓶車站點與自行車停放,租賃設施。而像夫子廟街區、評事街、南捕廳巷—綾莊巷、箍桶巷(剪子巷—新民坊)、三條營、中營、花露崗等道路,可以成為步行和旅游交通的專用道路。
98條歷史街巷將復原 倒馬桶的日子越來越遠
看點一:
北京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所長助理張飏介紹,規劃的重點將直接落到單體保護對象、整治措施上,“小規模”“院落式”“全譜式”的保護整治各類、各時期歷史文化資源。按此原則,對南捕廳及門東、門西等重點地段按地塊進行城市設計,對未拆遷地塊分別給出老建筑整治措施,對已實施拆遷地塊,依據從檔案部門查檔調閱的1937年地籍圖、1951年地界圖等鼎盛時期院落邊界的判讀,保證傳統的街巷肌理的延續和再生。這次規劃提出,將按歷史街巷尺度把箍桶巷恢復到13米左右。“整治完成后的老城南,將有90%的建筑是和舊貌疊合在一起的。”劉青昊介紹,“規劃的目的,就是要最大化再現老城南的歷史格局和空間肌理。這次整治不求快,將一個院落一個院落地有序推進。”
看點二:
新版規劃把老城南98條歷史街巷全部羅列出來,其中增補了千章巷、平章巷、信府河和磊功巷等10條歷史街巷。同時,規劃還梳理出清代的王泊沆故居、民國的壹鑒堂、英王府、劉芝田故居、朱狀元府、周處讀書臺等145處文物古跡;梳理出東市、西市、永安商場建筑群等175處推薦歷史建筑(擬保護建筑);梳理出南京云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金陵刻經印刷技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33處。此外,規劃還列出42處可定位的歷史文化資源和45處不可定位的歷史文化資源,與各不同街區相對應,同樣加以保護,這在歷來的規劃里是沒有的。
新版規劃將老城南的歷史地段、其他未更新地段及中華門周邊,檐口高度不得超過7米,并在外圍劃出10米的高度控制區;集慶路、長樂路以南其他地區的高度不超過12米;集慶路、長樂路至升州路——建康路之間的其他地區新建建筑高度不得超過18米;并將升州路——建康路以北地區的控制高度由35米調整為24米。
看點三:
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住在城南的老市民居住條件比較差,如家里沒有獨立的衛生間等,昨天劉青昊就表示,出新之后的老城南將會和雨污分流工程同步進行,將城南市民的居住條件改善,在屋內增設衛生間等,這樣,城南的市民就能告別倒馬桶的時代了。
此外,新的規劃方案中,傳奇富商蔣壽山故居定位成故居博物館;新規劃中,專家建議把旁邊陽傘廠也納入統一規劃,作為一個整治單元。重新組合后,蔣壽山故居將搖身變成融博物館、故居園林、街區公園為一體的旅游去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