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冠中是中國藝術市場的奇跡。
早在1987年,由香港藝術中心主辦的“吳冠中回顧展”在香港包兆龍畫廊舉行,展出的100余幅作品40分鐘內即告售罄。據某網站2010年5月初的數據,2000年以來,吳冠中各類作品總成交1417件、均價高達125萬元。他17.8億元的總成交額,在中國古今所有畫家中,僅以0.4億元之差遜于齊白石。其畫作的單價也相當驚人,500萬元以上的共計50件次,1000萬元以上的共計9件次。其中,《1981年作交河故城》于2007年在“北京保利”拍至4070萬元。
吳冠中的奇跡還不僅于此。
就在吳冠中4件畫作接連以數千萬元成交的2007年,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了《吳冠中全集》。九卷本的《吳冠中全集》是該出版社繼《齊白石全集》之后的又一巨制,歷時兩年編撰,收錄了畫家不同時期的精品力作2048件。這種為在世畫家出版全集的事情,為國內首創。因為吳冠中市場太“火”,使市場上偽作頻出,此次入編作品均由畫家本人甄別,正是為了給購藏者提供辨明真偽的最全面、最權威資料保障。
極火的吳冠中,創造了極大的“消費者剩余”。
在經濟學中,“消費者剩余”指消費者的“支付意愿”減去其實際支付額的節余。顯然,“支付意愿”越大、“消費者剩余”就越多。消費者對吳冠中作品的“支付意愿”,大得出奇,十多年前的假畫案可見一斑。1993年,“上海朵云軒”和“香港永成古玩拍賣有限公司”聯合在香港拍賣中國畫《毛澤東肖像》,上有“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毛澤東”字樣,落款為吳冠中。吳冠中在拍賣前認定該畫為偽作,并委托文化部市場管理局和中國文化藝術總公司要求主辦方撤下,但拍賣依然進行。為此,吳冠中于第二年向法院起訴。兩年后,這樁國內的首例假畫侵權案,以吳冠中勝訴了結。讓人稱奇的是,當吳冠中已經直言拍品系偽作之后,仍然有買家競標,一臺商以52.8萬港元競得,高出估價兩倍多、創該場拍賣會最高價。假畫尚且博得如此大的“支付意愿”,真畫自不待言。
吳冠中的“生產者剩余”同樣不小。
在經濟學中,“生產者剩余”指生產者銷售收入額與“生產成本”之間的差額。顯然,“生產成本”越低、“生產者剩余”就越多。吳冠中創作的生產成本,低得出奇。1970年,他隨中央工藝美院師生下放到河北獲鹿接受“再教育”,兩年后被準許在節假日作畫。因為沒有畫具,他去小商店買來放在地頭寫語錄的小黑板,刷上膠代替畫布。他又借來老鄉的柳條糞筐,背把當畫架、里面盛顏料什物,他因此被戲稱為“糞筐畫家”。1973年,他返回北京前海的“會賢堂”,但陋室實在狹小,竟無法創作和存放大幅油畫,他只得開始用宣紙作大幅水墨畫。
如今作品屢創天價的吳冠中,生活仍然出了名地簡樸。他住在北京方莊一棟普通居民樓的兩居室里,一次全樓更換水表,維修工走進他家驚嘆道:這水泥地板太少見了。他理發就在小區退休職工開的露天理發攤。他說:那里又快又方便,花幾元錢還能聽理發師聊天。2006年,“香港中文大學”授予吳冠中名譽文學博士學位,準備到他家頒獎,看到家里實在過于簡陋,只好改在中國大飯店舉行。
許多人也許沒有想到,創造如此多奇跡的吳冠中,還創造了極大的“社會經濟福利”。
在經濟學中,“社會福利”是個人福利的總和,常把“總剩余”作為社會經濟福利的衡量指標。用算式表示:總剩余=消費者剩余+生產者剩余=(消費者支付意愿-支付額)+(生產者銷售收入額-生產成本)。由于公式中的消費者支付額=生產者銷售收入額,因此,總剩余=消費者支付意愿-生產成本。在中國各類畫家中,吳冠中作品的“消費者支付意愿”大到了極致,而他的“生產成本”低到了極點。這兩者之間,便是他創造的巨大“社會經濟福利”。
2003年,中國文化部為吳冠中頒發了“終身成就獎”。僅就他創造的“社會經濟福利”而論,這項榮譽也確實當之無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