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丑清明后一日,雨過天晴。我又一次來到了安徽省馬鞍山林散之先生的墓前。
我曾經三次來過這里。第一次是1997年的冬季,第二次是在1999年初夏,都是隨吳師振立先生前來。前二次來時,林散之藝術館和他的墓前都空曠無人,顯得分外寂寥。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卻有了不少游人。一生都在寂寞和清貧中度過的林散之,晚年和身后曾享有莫大的榮耀:在世時,親自參加了江蘇省江浦縣求雨山林散之紀念館的奠基和作品捐贈儀式,逝世后二年,安徽省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又在馬鞍山采石磯公園李白紀念館旁興建林散之藝術館,實現了他平生追隨和陪伴李白的夢想。這是中國文化的幸事!這是中國文人的幸事!也是書法藝術的幸事!20世紀的中國書壇,假如沒有了林散之,一定會黯然許多。
關于林散之,我曾寫過幾篇文章,追蹤林散之先生的藝術成就和他的心路歷程,自覺才疏學淺,力不從心。先生早年從清代進士張栗庵學詩古文辭,壯年負笈海上,請益于黃賓虹先生。37歲,銘記師訓,師古人,更師造化,遂拋妻別子,孤身作萬里游。華山險峰、太白危途、黃山煙云、峨眉秀色,皆入其懷抱,并化作筆底波瀾。“江上草堂”陳列的100多幅書畫作品,激情時筆挾風云,老辣紛披;安靜時則天真爛漫,一片化機。斑駁的墨痕,是先生生命的跡化,心靈的物化。
我們在林散之先生的作品前駐足、徘徊,吳振立先生不時地追憶與林老的相遇相識。在林老遺物前,振立先生指著玻璃櫥中林老曾使用過的拐杖深情地講述其晚年的點點滴滴:一次振立先生扶林老游玄武湖,使用的正是這根拐杖。歸來,林老請吃點心,食畢,只見老人家默默地將散落在桌上的點心屑一點一點集于掌心,一舔而凈,一切顯得那樣自然坦蕩。在那清貧的年代里,振立先生的兄長與林老同住南京百子亭一帶,只要家中有了可口的飯菜,總要將林老扶到三樓的家中小酌聊天,其樂融融。1976年唐山大地震,林老曾將振立先生的兄嫂一家接到家中避震……在林散之墓前,振立先生注視著由啟功先生題寫的“林散之先生之墓”的墓碑,以及鑲嵌在墓后墻壁上由趙樸初先生題寫的“雄筆映千古,巨川非一源”的石碑,神色凝重,沉默不語。振立先生在平時曾多次和我們談過林老對他的人生和藝術成長的影響,談第一次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怯生生地向林老問學時被鼓勵有加的情形,談林老生前的孤傲和高潔、清貧與清高。貯立良久后振立先生又在墓前的石凳上索性坐了下來。我想面對當下這個風云變幻的社會,振立先生一定有很多話要對林老講,因為在振立先生生命的行程中,林散老無疑溫暖過他曾經孤獨而又脆弱的心靈。往事歷歷,如幻如夢,當我們催先生上路的時候,先生仍滿懷深情,久久不忍離去。
林散之生前,盡管已享時譽,但他卻不以為然:“得時名易,得史名難!”林老的成名也許有很大的偶然性:當年要不是日本有人口出狂言:書法藝術的傳統轉到他們那里去了,要不是當時作為《人民中國》編輯的韓翰聽了此言“有點不服氣,甚至有點受辱之感”,要不是在征集作品時亞明先生仗義推薦,要不是日本大書家青山杉雨先生拜見林老并題寫“草圣遺法在此翁”相贈,要不是那些看上去都十分偶然的事件湊在了一起……林老的成名一定還要推后,但這與藝術本身又有多大關系!
“細字青燈夜夜情,窗前不倦寫平生。年來何物摧余老,半是風聲半雨聲。”林散之先生生前多經磨難,百折不撓,死后備享哀榮。正如一位學者所言,他在時代里消磨,卻交由時間保存,不像有些人,在時代里稱雄,卻被時間湮滅。我匆匆從“江上草堂”門前走過,腦海里仍浮現出剛才在陳列館里那幅掛在墻上的先生照片,神態自然,目光深邃,注視著當下這個浮躁而輕佻的書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