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藝術發展到明代,由于受閣帖所囿,幾無路可走。清代碑學中興,一掃帖學纖弱衰頹之勢,給中國傳統書法藝術注入了新的活力。隨著古文字學、金石學研究的深入,許多書家從三代金文、秦刻石、漢碑、魏晉南北朝碑版中追摹古人,吸取營養。因此,隸書的崛起,也就成為清代碑學勃興的必然結果。與宋、元、明崇尚帖學的風氣不同,清代中期以后的書家幾乎都寫篆隸,并出現了許多篆隸大家。何紹基就是清代末年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
何紹基,字子貞,號東洲,晚年號暖叟,湖南道州人。嘉慶四年(1799)生,同治十二年(1873)病逝于蘇州。道光十六年進士,授編修,充武英殿國史館協修、國史館提調。歷任福建、貴州、廣東鄉試、四川學政,晚年主持長沙城南書院。
何紹基的書法由顏真卿、歐陽詢上追秦漢六朝,所取極博。他在《暖叟自評》云:“余學書從篆分入手,故于北碑無不習,而南人簡札一派,不甚留意。”因此,他的書法能取秦漢各家之長,熔鑄一爐,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篆、隸、楷、行四體皆精。《清稗類鈔》是這樣評價的:“行體尤于恣肆中見逸氣,往往一行之中,忽而似壯士斗力,筋骨涌現,忽又如銜杯勒馬,意態超然。非精究四體,熟諳八法,無以領其妙也。”可見后人對其評價之高。
何紹基的隸書富于變化,筆法淵源于《石門頌》、《禮器碑》、《張遷碑》,可是又不受其約束,而是在臨摹漢隸的基礎上,熔鑄古人,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隸書四條屏》可謂其隸書的代表作。通篇體勢嚴整,筆法穩健,秀逸而又雄渾古樸。字取縱勢,體類楷書,一反漢隸方偏的體勢。中鋒用筆,逆入平出。橫劃多左高右低,豎劃有的取彎勢,撇捺左右張開,個別字獨立地看仿佛重心不穩,但整幅看,卻給人以協調的美感。由此可以看出書家獨特的審美追求。楊守敬《學書邇言》云:“子貞隸書學《張遷》,幾逾百本,論者知子貞之書,純以天份為事,不知其勤筆有如此也。”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執筆法很特別。他在跋《張黑女墓志》時曾說:“每一臨寫,必回腕高懸,通身力到,方能成字,約不及半,汗浹衣襦也。”可見這個回腕法寫起字來是十分吃力,但這種執筆法能保持中鋒入紙,避免了直率流滑。故而我們在《隸書四條屏》中看到那些萬歲枯藤式的、立體感極強的優美線條,其迷人之處在古代眾多篆、隸書家中可謂獨樹一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