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空間作為新型國土資源,在世界范圍內的開發利用率越來越高,盡可能地開發利用地下空間,已成為世界性的發展趨勢。就人類所生存的有限空間而言,發掘地下空間的可能性,是解決世界能源危機的戰略性選擇。
本文從公共空間、城市美學角度出發,來闡述地下空間存在的藝術性上的問題,以及地下空間的一些特殊空間環境,從公共空間藝術自身特色入手探討,從景觀造型的觀點和設計理念來探討在城市地下公共空間中,如何創造出更生動自然的空間環境;另一方面,從公共空間設計的角度來分析在城市地下公共空間中如何營造出更舒適宜人的空間效果。
我們的創作希望通過我們的設計,讓出入地鐵站的乘客有更輕松愉快的感受——給人有“回家”的溫暖。
經過前期對杭州市1號線整體的調研發現,“閘弄口”站是被住宅小區包圍其中的,這個地帶的小區有五六個之多,有象征新時代的現代高級住宅區,也有生活味十足的普通小區,更有杭州典型的老生活區。可以說,這個地點綜合了現代城市居民住宅的所有特點,是最能反映杭州城市人們生活狀態的區域。這就成為我們設計的靈感源——“家”。而且這個站的空間沒有多余的結構,是個典型的地鐵站空間,這樣更能體現我們的設計理念,即破除傳統的地鐵站形態,從審美感知上讓人對地鐵站空間有全新的理解。
首先問題產生在我們確立“家”這一主題之前。曾經想從文史角度來尋求“閘弄口”的地域性特征,但是這點讓我個人產生了抵觸情緒。這么多年的大學學習,每次設計創作的主題確立都傾向于歷史文脈,總想從文化上來確立設計的唯一性。我覺得這只是我們對歷史、民族文化一知半解的粗略印象而已。如果眼光局限于歷史和民族特色,往往會忽略這個地域本身的現有文化環境,沒有經過大量的文史考證和研究所做出的歷史特色的設計,只會讓人覺得做作,所以這次索性放棄了歷史文化。隨后的問題是我們對于“家”的理解各持己見,設計的表達方式也無法達成共識,方案都停留于表象,這樣提出來的設計很像家具商場的樣板展示。這是因為在設計過程中太追求形式而忽視了內在感受,這是我們學生時代的通病。其實這個問題甚至可以上升到美學角度來探討,當前公共空間藝術研究主要是圍繞著形式美而進行,普遍缺少對審美主體的關注。所以當今國內許多的藝術形式都與大眾的審美脫節,讓人覺得不自然或感覺沒有特色。
自城市之美引發而來的城市美學
城市美學的產生是一個過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結果,用馬武定先生的說法它是一門研究建筑、城鎮、大地景觀等一般審美規律的綜合性美學,它的內容涵蓋面十分廣泛,所涉及的美學門類眾多,主要有環境美學、技術美學、生活美學和藝術美學等。
地下空間在城市空間結構中的重要性
在我的思維印象中,城市的空間結構概念的本質就是公共空間,將它比作是一個實體的話,它的造型應該是內在被無數小孔鏤空的狀如絲瓜干一樣,其中的小孔象征著私密空間,所以城市是由公共空間和私密空間組成的。公共空間是城市形態的具體直接的表現,即作為實體承載城市的形象;私密空間作為其負形直接影響著城市形態。
城市的空間結構是城市生活本身的一種具體感性形式。如今,城市已從簡單走向復雜,從單功能趨向多元化,整個空間結構也從單純的地面城市轉向多層空間立體城市。向高空要空間、向地下要空間,已成為城市立體化開發必要手段。當向水平和上空發展空間的條件達到近乎極限的時候,人們開始意識到城市地下空間在擴大城市空間容量上的潛力。隨著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逐步形成了城市地面、地上和地下空間協調發展的概念。把由于交通阻隔而造成分散的城市公園、綠地、廣場以及大型公共建筑的地下空間以地鐵車站為樞紐,城市形態呈地面、地上和地下協調發展的綜合空間。從而改變了城市空間結構。隨著城市立體化再開發的過程,一個嶄新的城市面貌將逐步展現和建立。所以,地下公共空間的空間設計對城市形象的影響將越來越明顯,它將是突破傳統城市印象的新的契機。
從城市美學角度引發的地下公共空間設計概念
城市美學的體驗,要求地下公共空間的設計必須迎合人們的心理需求,改善地下物理環境,吸引人們的腳步。在地下空間中運用自然要素能夠創造生動而舒適的空間感受,并可喚起與自然界的一些聯系。由于地下空間的環境沒有地上空間的視野開闊,需要通過對景觀視覺的規劃改變地下空間生硬冷酷的感覺,并通過景觀生態設計增強地下空間的親切感。在地下建筑中,需要依據不同的功能要求,盡量創造出開敞通透、地上和地下流動的空間效果,以彌補和抵消地下空間建筑封閉、迷失方向等負面因素。
營造舒適感:在地下建筑空間的設計中,首先要從空間考慮,在建筑設計一次空間的基礎上進行深入設計,使空間布局合理,符合使用規律,創造使用上的舒適性。同時應注意二次空間的形態,避免比例狹長不當的空間所帶來的不舒適感。而視覺上的舒適感一方面取決于空間本身的舒適程度,即它的比例與形態等;另一方面則由室內空間中的光線、色彩、圖案、質感、陳設等決定。地下空間性質使得它作為公共空間卻有著與私密空間共通的特征。在設計上使我們有更多可以借鑒私密空間優勢的地方。這有助于提高地下空間的舒適感受。
拿我們的畢業設計為例,我們的設計就是以公共空間中的私密感受為切入點,利用“家”的溫馨概念來體現整個空間的舒適主題,分散人們對密閉地下空間的壓抑感。就審美體驗的角度來講,我們在構成家的元素中嚴密地篩選以求發掘人們存在于內心對家的普遍共鳴。由于地鐵空間結構的不可變性,我們的設計著重在空間質感、照明光線和色彩表現上最求舒適度。當然,在地下建筑空間的設計中,也應特別考慮到聽覺、嗅覺、觸覺等方面的舒適性。
設計通暢感:空間設計可以通過體量、空間的比例尺度、界面的虛實,以及色彩、光的明暗處理創造出空間感。空間感既是指空間的實際大小,也是指空間處理所給人的一種心理上的體驗。地下無窗建筑物的封閉感要求地下建筑的室內設計應具有寬敞的空間感。除了提供較大的高敞空間外,地下建筑室內寬敞感的創造還受視覺、錯覺、光、色彩、圖案及空間中家具陳設的布置與設計的影響。此外,空間的自由度影響到人對空間寬敞的感知。一個具有寬敞感的空間,使用起來比較方便,人在其中的活動也自由通暢,不會產生擁擠堵塞感。
在空間拓展這一點上,我們的畢業設計在色彩、光線和空間尺度上都有重點體現。在色彩上:我們選擇了“白”,通體的白色。從色彩擴張性上講,白顏色是最具擴張力的,內部空間通體白色會使整個空間都膨脹,向外擴張。從視覺錯覺上來看,白色可以削弱邊界感,白色的反光效果極強,在邊緣接縫的地方會把陰影減淡,使得空間在內部無限擴大。有人認為白色最怕臟,其實是完全錯誤的觀點,由于白色的擴張性會把在其身邊的其他顏色擠壓縮小,在視覺錯覺上能幫助人們忽視污垢的存在感。在空間尺度上:我們放大了布與空間的比例關系。雖然家是布的溫暖質感最多的空間,但由于其使用功能,所有帶有布質感的物體都有它一定的大小限制。而我們的設計中,放大了布的體量,給人造成自己被縮小了的潛意識,由此可以給人以空間放大的暗示。在照明上:明亮的光線也是一個溫馨安逸的家里不可或缺的,這個光線尤其指窗外透進來的自然天光,窗是家這一密閉空間與外界空間聯通的工具,使得空間有了延展度,密閉的空間有了通氣性,由它透進來的自然光線很容易讓人產生好心情。所以我們的設計以窗的形態來拓展空間,照明用光也完全模仿自然光通過“窗”來達到照明功能。通過這些表現來打破人們以往對地鐵站產生的空間壓抑印象。
加強方向感:有效的標識系統在地下建筑室內設計中非常重要,它主要由招牌和地圖組成。在那些復雜的、不易理解的地下環境中,人們往往只有依靠清晰的標識設計來辨別方向。這也與前面的通暢感相輔相成。在這一點上,我們并沒有對標識的規劃性做更深的探究,反而是從設計美感上加重了考慮,因為我們的設計是傾向于概念性的,所以標識的形式感就成了我們設計的著重點。因為標識有強烈的指向引導功能,所以我們認為標識應該具有比空間更強的吸引力。不光僅有明顯能帶來關注,趣味型的加強會更快地被人發覺。并且人們將不再感覺標識是繁雜的,尋找標識是厭煩的,在尋找標識的過程中人們既得到了方便,又能從中體會樂趣。這一點對于改善地下空間的方向感有著重要的意義。
地下空間特別是地鐵站的開發利用,是人類在自身可能性上的進一步嘗試與探索,雖然其中存在很多不足。
近幾年間,人們愈加肯定設計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必須性與重要性,這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今天我們物質生活提高的同時,對精神生活的追求亦有多少迫切。設計業越發被重視,反映了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追求,同時也引發了人們對城市美學的關注。可以肯定的是,從近幾年不少城市修建、改造地鐵站的事例中,一方面加強的是相關技術含量,另一方面卻是人們對美、對美感、對城市美學的一步步認識與提高。
在我看來,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一系列奧運建筑的營造與建設,首先是國家肯定了專業人群對城市美學的定義,但更重要的是2008年作為城市美學分水嶺的意義,從這一年開始,由城市美學引發出的相關設計、設計概念,得到了更大程度上的肯定與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