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講述的激情與克制
讀書報:您看什么書或者什么電影?
陳丹青:到我們這個年紀,50來歲了,實在沒興趣看小說,看虛構,我看歷史、傳記、評論,上網也很多。有頭腦的學者非常多,隔三差五會看到一些好文章。我學到許多,很感激這些作者。
讀書報:電影方面呢?
陳丹青:我很慚愧,我非常希望看到好的紀錄片,但我不知道渠道在哪里。中國紀錄片沒有市場,人不會買張票到電影院看紀錄片。反而在我們那個年代,沒什么故事片,更沒外國電影,我們看的都是官方紀錄片。現在想起來,官方紀錄片再怎么意識形態化,影像卻是真實的,影像自行發生作用。我在《幸虧年輕》這篇文章里談到,70年代很重要的記憶是紀錄片,我們看多少次毛主席接見各國外賓,現在想來,就因為能在那些電影里看到外國人,看到“世界”的零碎信息。
讀書報:您在這一篇文章里還專門提到安東尼奧尼的《中國》。
陳丹青:對。我想他自己未必知道當時提供了一部太重要的電影。翻回去看70年代,可能全世界,包括中國,沒有一部電影這么高密度保留了那段時期的影像,真是無可替代。
雷天:我想起歷史的一個作用,它給一個民族或者一個群體塑造一種文化認同,剛才我有一個問題漏了問,您提到您看國外講中國歷史的電視,不知道您看這些節目會不會有文化認同感?
陳丹青:它會提供不同的角度和解釋。比方它講羅馬史,或者講文藝復興史,講墨西哥、瑪雅文化,我仔細地看,發現它始終試圖保持相對中性的立場,盡量陳述而不是評價。當然,絕對中性是不可能的,它一定有它的史學觀支配它這么說。當它講中國時也是這樣,比方說中國歷史上好幾次跟異族的關系,它會出現當時的版圖,讓我知道中國以前那么小,只有中原那一塊,到漢朝變成有多大,元朝又是多大,到宋朝又小下去了,變成南宋……它很形象,它有一套辦法讓你清晰地認知,而不僅僅是跟著文本走。它有歷史文物展示,它有地理板塊,它有器物,它的引經據典是全方位的,它在世界史背景上呈現中國。
我非常渴望中國有這么通俗易懂,同時在資料上大致準確又異常豐富的電視系列片。我們的電視系列片,像現在的《大國崛起》之類,已經試圖在做這類事情,但很難擺脫一種浪漫主義,容易夸張、感情化。國外的歷史片盡量不涉入感情敘述,它不是要你感動,也不是煽動你的民族情緒,而是知識的理性。它真的攤給你看,一頁一頁,一段一段。它下結語時用詞非常審慎,文句優美,但非常克制。歷史太復雜了,你不能輕率。我們這邊可能因為文風的關系,一講到歷史總難免慷慨激昂,太煽情,價值傾向過于明顯。所以撰稿人很不好做的,大型歷史紀錄片的撰稿人要學會非常克制,盡量呈現。這是很難做的一件事情。
讀書報:現在《百家講壇》特別火,于丹講論語,易中天講三國,都非常受歡迎,大家稱之為國學熱,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這個也涉及到讀者公眾對歷史的需求好像越來越大,因為一般的民間寫歷史的書也很暢銷,民間有這樣的歷史認知需要。
陳丹青:現代傳播很大一項內容就是持續向民眾講歷史,早該做這件事。很多學者批評,那是另外一個問題,他們批評的可能是你講的不準確,甚至批評學者該不該上電視。我相信進入電視,不管你講歷史還是講其他什么,它是個市場問題:那么多觀眾,如果他要看,它一定是合理的,有需求的。但我很抱歉,我沒怎么看過《百家講壇》。應該讓它充分展開。很多事情還沒發生,還要展開,能走下去就好,我對正在發生的事通常沒什么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