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舉油畫藝術的獨立品格和文化魅力
──訪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著名油畫家王克舉先生
沉 沙
油畫藝術自19世紀末、20世紀初引入中國,經過幾代藝術家篳路藍縷、獨往不懼的探索,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民族特色和風格。在世界多元藝術格局中,探索東方與西方、古典與現代的融會,實現理性與感性、科學和藝術的契合,建構油畫藝術的中國學派,屹立于世界藝術之林,是林風岷、徐悲鴻、吳冠中等幾代藝術家的夢想,如今,這一夢想正在逐漸的變為現實。
中國當代油畫是中國當代藝術里最活躍的一個領域,油畫家們融匯中西文化傳統,在文化現象的針對性以及人文關懷等各個層面上傾注了極大的熱情并拓展了極大的藝術空間,對油畫藝術語言的豐富性、藝術觀念的多樣性進行了新的創造性的探索,涌現出許多杰出的藝術家和反映時代精神的優秀作品。在崛起的新銳藝術家中,王克舉以他揮灑著表現主義自由奔放激情的系列風景油畫,自成氣象,以直覺的銳利和和表述的強度展現著自己對生命與藝術的深刻理解。他的油畫藝術不僅是純粹精神空間與視覺心理的探索與表達,他將西方風景油畫的獨特技法與中國傳統山水繪畫精神相融會,表現出東方藝術精神中“天人合一”的審美境界,形成了具有民族文化精神、地域色彩、個性特征的鮮明的藝術審美特色和價值取向,彰顯出中國油畫藝術的獨立品性和濃厚魅力。
王克舉的油畫藝術世界,是一個壯麗的色彩世界。畫面語言的暴力與自然田園的抒情造成一種矛盾,這種矛盾攪動著觀者的視覺神經和心緒,這恰恰是他的作品讓人過目不忘、大喝過癮之處。濃烈的情感與柔美的詩意和諧統一,現代與傳統、寫實與抽象、藝術精神與表現形式自然融合,畫面肌理和筆觸潛藏著深邃的靈性,以獨立不倚的眼光從自然風景的天真與純凈里提純著屬于自己的藝術世界。
王克舉風景系列油畫作品都是對景寫生,他把巨大尺幅的畫布立于野外,直接面對自然、與自然對話。大到滄海桑田,小到一草一木都能成為他的繪畫主題。同時,又不為自然所束縛。大自然和鄉村景色在他的畫面上,處處都經過繪畫語言的處理與轉換,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來傳遞濃郁的性格化的內涵,流露出高漲的情緒化和對生命意義的抒發與表達,讀他的風景畫,常常讓人想起凡高、馬蒂斯等西方大師的作品。在畫面中他著意于氣勢、氣韻和意境,卻從不放棄以敏感細膩的用筆方式,去尋找細節中的微妙體悟;追求自我繪畫語言的獨特性的自由運用,卻從不忽視對于繪畫傳統的研習和運用;強調理性地去描繪自然的特點和面貌,然而無處不在的精神滲透卻使整個畫面飽含畫家自我的生命狀態與心理體驗。如他的《西風》帶給我的強烈感受,就像交響樂高潮篇章過后緊跟著的那聲劃破天籟的弦樂獨奏。高粱的葉和穗,靜與動,剛柔并濟,跳動的筆觸全部融為了生命的激情,奔騰而出?!都t苞米》中深秋的玉米纓子,經風吹雨淋,在秋風中肅立,系列紅色的運用,給人以無限的遐想,使人體驗生命的燦爛與凝重?!鹅o謐的嵐谷》是一幅非常引人關注的作品,也是溶入了畫家更多藝術探索的代表性作品之一。面對南方秀麗溫潤的風景,畫家敏銳的覺察到物象身后的滄桑、神秘與厚重以及這些之外的更廣袤的精神內涵并準確的傳達出來。這幅作品在畫面處理上他首先將遠處別處逆光的山挪移到畫面中來,并用了大面積的黑色取代了天空或遠山。又將房屋自然形狀拆解開,根據感受做了新的造型組合。濃墨潑灑的山巒和光影交錯的村莊其中,厚實的色彩、靈動的線條和筆觸,都與屬于他的東方氣質和情感相契和。這些作品的出現標志著中國油畫風景藝術發展之新的里程碑。二十多年來,王克舉的油畫藝術逐步受到社會的關注和專家的肯定,1981年,油畫《汛》獲第二屆全國青年美展獎,1984年,《四月?!啡脒x第六屆全國美展,1987年,《歲歲》入選首屆中國油畫展,1989年,《黃昏》入選第七屆全國美展,1991年《黃昏》系列作品6幅入選現代中國油畫展赴美展出,1999年作品《柳埠春早》獲“第九屆全國美展”優秀獎,2005年,《北方之二》入選第二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2005年,應邀參加“意象武夷中德兩國畫家首次面對面互動創作”(油畫國際研討會)活動。他的《晌飯》、《山里》、《秋棉花》等作品被中國美術館等國內外收藏,并出版了《名家名品:王克舉》、《當代著名油畫家個案研究----王克舉》、《中國現代藝術品評叢書王克舉》和《油畫語言研究----印象派以后》等多部油畫集和著作。《穿越四季--王克舉油畫展》也將于今年11月22日起將在中國美術館和上海、青島等地巡回展出。
如今,王克舉在風景畫創作中已逐漸形成自己獨具個性特色的藝術風貌,也漸漸成為中國油畫風景畫創作領域的佼佼者。他在風景油畫創作中是如何融合西方與東方傳統繪畫精神而走出一條獨特的當代中國油畫創新之路的?
1956年出生于膠州灣畔的王克舉,從小生長在具有濃厚民間藝術風俗的鄉村,家鄉的民間藝術成了他最早的啟蒙教科書,在他幼小的心靈里埋下了藝術的種子。1976年至1983年他幸運地考入山東藝術學校和山東藝術學院,畢業后留校任教。1987年和2001年,他又先后兩次在中央美術學院深造。從’85新潮美術到’89中國現代藝術大展再到九十年代,中國現代藝術走過了以張揚主體創造精神為內核的現代主義藝術歷程,開始了人本主義精神和藝術主體精神的重建。王克舉身居種種藝術思潮之中,卻不被潮流所左右,他堅持把自己放在一個藝術家的位置上,而不是一個哲學家的位置,始終默默走著自己的路,積淀著自己的藝術功力和素養。
王克舉教授說:“我早期的畫表現的是農村的生活,是對自己生活的回憶,有一種懷舊的情結,文學性情節較強,有批判現實主義的色彩?!彼膭撟鹘洑v了從寫實主義到印象主義,再到表現主義的過程,他的一系列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作品,從寫實主義風格入手,表現自己熟悉的農村生活,這一時期創作的經典畫作中碩壯、憨厚的人物造型,淳樸、厚實的人情風物,真實地再現了七、八十年代中國鄉村的生活情景,使得整個作品洋溢著鄉土氣息。王克舉不墨守陳規、敢于創新和不斷突破自己。1995年是他的藝術生涯中具有反叛意義的時期,他在美術教學和繪畫實踐中開始思考繪畫本身的問題,研究畫面的形式規律,并由此深入到對于繪畫本體語言的認知。他說,“我從繪畫語言中尋求突破,研究繪畫的視覺形式因素,尋找畫面結構的關系以及形與形、色與色、線與線的組合關系,拋開情節性和思想性,通過筆意和色彩把情緒直接帶進畫面中去,這樣就拓寬和強化了繪畫語言的可變性及畫面形式因素的表現力?!?997年,他完成了一次藝術生命的“蛻變”,在把自然景色變成畫面的過程中,他找到了人的內在精神與繪畫技法的融合、藝術表現與心靈溝通的途徑,使繪畫回到了本體。在他這里,油畫作為異質文化的語言,已經變成了中國本土的言說,繪畫的過程,變成了用色彩和筆觸具體表現的過程,不同的物象、不同的組合和態勢,在他的眼里變成了不同的符號。
此后,王克舉的風景油畫系列創作一發而不可收,生活為他提供了創作的源泉,大自然為他帶給了靈感,他扛著畫布畫架,不知疲倦地奔走在祖國各地,西部大漠和南江山川,北方鄉村和東部沿海,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他將生命投入其中,撲捉現實世界中一個個感人的瞬間,不斷構筑自己的油畫藝術世界。
然而,藝無止境。在世界經濟文化趨于全球化的時代大潮中,中國油畫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擔當著建立中國當代審美文化和人文精神歷史使命的中國油畫任重而道遠。王克舉也不會停下他油畫藝術探索的步伐,正如王克舉教授自己所說:“大自然是無限的,繪畫藝術的探索也是無可窮盡的。變化萬千的大自然,令我激情澎湃,我愿意融入到大自然中去,忘掉一切,不斷努力地去體驗東方藝術精神中“物我兩忘”、“天人和一”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