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首創的遠程志愿者,在網上啟動了該館遠程志愿者的招募工作。
盡管有些人對三星堆博物館的遠程志愿者招募表示質疑,但該館張耀輝院長特別強調,正是擔心被誤認為是宣傳的噱頭,所以此次招募并未邀請媒體參與,而只是通過該館的網站、微博等平臺進行。實際上,消息發布第二天,就已有10多位應征者提出了申請。
去年5月,三星堆博物館正式啟動了該館志愿者中心,并迎來了30名學生作為首批志愿者。根據該館接待部湯莉介紹,從去年至今,他們一共招募了兩批志愿者,但由于志愿者以大學生為主,約占80%,所以流失率很高。張院長也表示,由于廣漢地理位置比較偏僻,人力資源有限,所以志愿者工作開展得較晚。可能也正是這個原因,該館希望能有所突破,推出了“遠程志愿者”。
但在實際操作中,遠程志愿者能否解決博物館志愿者存在的流失問題?效果又會如何?這對于志愿者和博物館來說都是一個考驗。
博物館招募志愿者成趨勢
眼下,志愿者已經活躍在中國公共事務的很多方面。據北京首都博物館社教部的楊海蓮介紹,社會對于志愿者的認識以2008年為分界點,之前普遍不太理解,之后90%以上的人對志愿者都很認同,這種認同也催生了博物館志愿者隊伍的發展。
據北京博物館學會志愿者專業委員會粗略估計,在北京各博物館注冊的志愿者應該已經突破5000人次,其中,僅故宮博物院在冊和累積招募的志愿者就達800余人次;而其他一些綜合性的博物館,如首博每次招募志愿者都在200人左右。
經過多年的摸索,北京各博物館志愿者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例如中國科技館的志愿者抓兩頭,小志愿者和專業輔導員,該館今年的小志愿者只招募40人,但有1000人應征,由此可見其熱門程度。
目前,國內一些博物館,如上海博物館、湖南博物館的講解員幾乎全是志愿者,除此之外,志愿者的工作還涵蓋各個方面,如服務、疏導、信息中心、攝影等。
張鵬是一位資深的博物館志愿者。他在2002年就加入了國家博物館志愿者行列,如今是國博、首博和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三館的義務講解員,志愿服務時間已達3000余小時。
張鵬表示,隨著大環境的變化,整個社會,包括博物館自身都對志愿者的認識有了巨大的變化,最初,志愿者對于博物館而言只是一個擴大博物館影響的補充方式,但時至今日,博物館已經非常重視志愿者的發展。新時期下,博物館理念的變化使得博物館的社會教育職能大大加強,而志愿者的存在使博物館的社會教育職能更外在化、更豐富、更有層次。
據張鵬調查,北京的博物館志愿者服務已經比較專業,從前是散兵游勇,各博物館都是自己摸索;現在,各個博物館對于志愿者而言,已經從管理者退回到指導者的角色,如故宮、國博都已經成立了志愿者委員會,首博的志愿者委員會也在計劃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