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來自哈佛、耶魯、牛津、斯坦福等國外名校的網絡課程風靡。在網上,哈佛教授“公平正義”課、耶魯教授“哲學—死亡”課的視頻點擊率極高。復旦大學日前也面向公眾推出網絡公開課。從4月開始,復旦的部分課程和講座內容將陸續在網上開放,首次講座也引來眾多網民“聽講”。
連同此次復旦推出網絡公開課的消息,很多人覺得歡欣鼓舞:知識共享的互聯網精神看來已穿透了大學的“圍墻”,今后大學能“搬回家”了。當然,也有人擔憂:傳統大學教育會不會失去魅力?
就復旦大學的嘗試而言,公開課程、共享資源,無疑是自信和開放心態的體現。傳播知識是大學的使命,課程公開令大學教育更加開放,讓傳播知識更加迅速便捷,使終身學習理念成為可能,這對公眾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但是,我們也看到,傳統大學教育依然有著無法替代的魅力。目前,青睞網絡課的大致有三類人:渴望“充電”的人,有名校情結的人,把網絡學習當作一種社交的人。他們的網絡學習普遍存在“碎片化”和淺嘗輒止的傾向,而且由于缺乏學習氛圍,很難長期堅持下去。更為重要的是,大學積淀的氣質和精神、思想的激蕩和碰撞、人際的交流和溝通,這些在網絡學習中都無法獲得。傳統教學中的教室并非可有可無,那是腦力激蕩、智慧碰撞的場所,是網絡課堂無法提供的。
網絡公開課在中國是新生事物,能否達到拆除大學“圍墻”的效果有待時日檢驗,對大學教育帶來何種影響亦不能急于定論,但對高校教學和課程建設帶來的沖擊卻是不容忽視的。
網絡公開課是試金石,也是演兵場。當國內高校的課程與哈佛等世界一流大學的課程同“網”競爭,當中國的教授與全球知名學者同“網”亮相時,比較不可避免,反饋異常迅捷。當比較和反饋匯成民意,讓越來越多公眾作出同一選擇,自然會有的課程獲得了口碑,有的失去了品牌。我們希望看到的是,將來伴隨著更多國內高校推出網絡公開課,公眾的評判能形成一種“倒逼”機制,促使高校下決心改革教學模式、加強課程建設。
按照美國、日本等國家的做法,網絡公開課公開的不僅僅是一段教學視頻,還要求提供本課時的閱讀、實驗指導材料,講義的文檔和教學實況材料,從文字稿中可以讀到學生在課堂的提問,以及老師的應答,從中人們可以體會到老師是如何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獨立求解的。這樣的課程設計對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理念、教學方法都提出了高要求,教師扮演的不僅是知識傳授者的角色,還要學會做一個提問者和引導者,讓學生充分享受學習、討論、思考的樂趣。
網絡公開課對于高校課程建設來說也是契機,因為互動性強、參與者眾,課程承擔者和教授者都能通過公眾的補充和反饋,不斷完善課程。(王亮)
《中國教育報》2011年4月19日第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