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學生體質的下降,已呼吁多年。相關研究機構也發現了體質下降的原因所在——據《中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行為調查》初步調查顯示,因城市化的發展,我國60%以上學生的居住環境不具備進行體育運動的條件;在休息和節假日的空閑時間,學生最喜歡做的三件事是:上網聊天和游戲、聽音樂學唱歌和看電視,出去運動的不足三成。
不用說,熱愛體育活動、積極參加鍛煉,是提高體質的重要途徑。而造成中國學生普遍“不動”的原因,我看大致有三方面——
其一,圈養教育,讓學生不敢動。在我國不少中小學,出于校園秩序與校園安全的考慮——出了安全事故,學校、老師在各種評比中將被一票否決,加之很多學校體育設施缺乏,體育場地狹窄,學校對學生實行“圈養”,規定學生課間不準下樓打鬧,只準在教室里呆著的,不在少數。
其二,應試教育,讓學生不能動。在應試的壓力之下,學生們爭分奪秒地學習,覺得好成績是靠時間堆出來的,“扼殺”了運動時間。
其三,功利教育,讓學生不愿動。高考中的體育特長生加分變異,已是眾所周知,而中考考體育,關注的是考試成績,而不是自身體質的提高。對此,本就反感應試教育的學生,也覺得“體育”面目可憎。
對于學生體質下降,我們不能再停留在呼吁層面,重視學校體育,也不能再做表面文章,采取應試的思路。應該真正針對學生體質下降的深層次原因,對上述三種教育理念動手術。這就是要依法治校、改革中高考制度,以及調整教育評價體系。或許很多人認為這是“大手術”,但實事求是地說,不動大手術,實在找不到可以替代的“保守療法”。(據新聞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