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科學,要有點品位。”前不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饒毅教授如是說。在他看來,比較有創造性的東西,思路方法很巧妙的,就比較有品位;不能只想著發表論文,而是要努力呈現新鮮見解,回答重要問題。
顯然,這樣的品位并不易得。它不僅意味著一種科學的高度,還體現出一種學問的境界。對于科學家來說,科學的品位反映的是他的價值取向和志趣追求。
科學不是速成的。經濟上可能有暴發戶,科學研究領域卻不可能有暴發戶。科研有如農業,得慢慢積累,老實耕耘。就如種子從發芽到谷粒成熟,得經過生根、長葉、分蘗、穗分化、孕穗、開花、灌漿等過程,每一個生育期對溫度、水分、空氣、光照、養分等外在條件都有不同要求,你得順應規律,精心呵護,懈怠不得也急不得。重大發現也好,重大創新也好,都是“長期積累,偶然得之”。
要達致科學的品位,獲得科研成就,特別需要“慢功”,秉持一種“慢”的理念。有“慢”才能合乎科學規律,保證科研質量,回歸科學本質,也才能享受科研的樂趣。當然,這個“慢”,不是做事慢慢吞吞,拿著薪水不出活,而是摒棄急功近利,真正潛心學術。《現代臨床解剖學叢書》共1000萬字,被譽為我國臨床解剖學里程碑。為完成這本書,鐘世鎮院士花了大半輩子時間,此書出版時他已75歲高齡。華裔科學家高錕,耗費40多年終于在光纖傳輸技術上取得突破性成就。足見,越是大成果,越要耐住“慢”。
人有外在利益和內在利益追求之分。對于現代科研工作者來說,外在利益主要指晉升、待遇、榮譽、科研基金等等。內在利益則主要指人生追求、內在情懷、個人興趣,它是一種價值理念。科學家也是人,也有外在利益需求。問題是,外在利益和內在利益誰占主導地位。在科學研究中,處理好快與慢關系,提升科學的品位,就得以內在利益為主導,而不要總被外在利益牽著鼻子走。否則,制造些“職稱論文”還行,要獲得重大成果則絕無可能。
科學要“慢”得下來,根本在于營造寬容的學術環境。比如糾正科研考核中過分量化傾向。量化使評價有了客觀標準,但變成“數字一刀切”就走極端了。
摘編自《人民日報》3月22日文/劉根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