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體的報道把武漢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長江特聘學者、副院長劉泉聲教授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報道直指劉泉聲違規兼職,同時擔任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全職崗位工作,而劉泉聲則稱,自己兼職的事雙方單位都是知道的,包括省里的相關職能部門都來做過調查、考察,表示認可。
大學教授在其他高校、研究機構兼職,本是很正常的現象。很多知名教授的個人簡介中,都寫著任多所大學兼職教授的經歷,并沒有多少人會提出質疑。解放前,魯迅也曾在北大、女子師大兼職。但如今從反映的情形看,已經跟過去的情況有所不同:一是一些教授在其他高校的兼職屬全職性崗位甚至是重要崗位,二是過多兼職“已經是一個普遍現象”,甚至職能部門也默許認可。
很顯然,一位學者精力再充沛,其可利用的時間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時在多家單位“打拼”。就算一些高校引進的特聘教授,全職在任的時間一年只有9個月,但既擔任某校正式教授又被多處“特聘”,也恐難以為繼。實際情況只能是,一些教授在多家高校的兼職工作,只相當于做做講座的“客座教授”,甚至完全就是掛個名。
何以會出現教授兼職過多的現象?直接原因應該是激烈的人才爭奪戰。現在很多高校和地方政府都在千方百計引進高級人才,但符合需求的中高端人才數和崗位數并不對等,而讓名教授都辭職跳槽又不現實。盡管讓兼職教授干全職崗位不合適,但一些學校為了裝點門面、便于申請項目和經費,也就不去嚴格遵守相關規定了。而教授被多處禮聘,既能提高個人知名度,又能多得幾份收入,何樂而不為?換句話說,引進兼職人才的單位和被引進的“走穴”教授,事實上存在著互惠互利的利益共享。
本來,一些知名學者不改變人事隸屬關系,到其他單位任職,即進行所謂的“柔性流動”,對高校發展是有益的。優良的教學資源能使更多人享受,可以幫助一些高校提升科研水平,產生更好的社會效果。這幾年,國家也安排一些名校“對口支援”薄弱校,以削平差距。但很顯然,名教授違規兼職甚至形成一條灰色利益鏈,讓教授兼職和人才引進制度嚴重變了味。一些人就發出質問,教授兼職像“游商”,還能搞學術研究嗎?
名教授違規兼職成為“潛規則”,不僅反映了一些教師個人行為失范,更顯示了一些學校在管理上不嚴格、一些職能部門在監管上不到位的弊病。高校急功近利,讓名教授“贏家通吃”,從長遠看不但不利于人才培養,還腐蝕著學術領域的健康運行。“每個大學和科研院所對外宣稱的院士數相加,遠遠大于兩院公布的院士數額”,這樣的尷尬應該引起人們足夠的警醒和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