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小平您好》"深圳村民逃港"為切入點
臨近七一,主旋律戲劇無疑成了舞臺的主流,但其中一些作品并未因其紅色主題而削弱了實驗性和可看性。將于7月2日、3日在人民大會堂上演的大型舞臺劇《大地銘記》,將首次公開楊開慧的“愛情筆記”;而將于7月10日、11日在保利劇場上演的大型多媒體話劇《小平您好》,則以上世紀(jì)60年代轟動一時的敏感事件“深圳村民逃港”為切入點,均為主旋律戲劇提供了新的創(chuàng)作思路。
昨天首次開放彩排的《大地銘記》,展示了廣西東蘭銅鼓為韋拔群壯行、長征路上,以及毛澤東與楊開慧隔空相望三個精華段落。其中秋收起義前夕,毛澤東與楊開慧依依惜別的場景成為全劇的一大亮點。“潤之,我沒有想到我竟有這樣的幸運,竟得到了你這樣的愛人!自從我聽到了你許多的事、讀到了你許多的文章和日記,我就深深地愛上了你!不過,我從沒有想到我會成為你的妻子;我非常地愛你,但我不能表示。直到我接到你向我表達愛意的來信,我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潤之,我從此便有了一個新的意識——假如有一天你離開了人世,我一定跟你一起去死!倘若你被人捉住了殺頭,我也會毫不猶豫地與你共此命運……”這段楊開慧回贈給毛澤東的深情獨白,毫不掩飾她對毛澤東的熾熱愛情,據(jù)悉,這段獨白選自楊開慧之前從未對外公開過的筆記——1982年,楊開慧犧牲52年之后,在楊家老屋的墻縫里,發(fā)現(xiàn)了楊開慧留下的這篇筆記。此次的演出,也是這篇筆記首次對外公布。
《小平您好》并未采取“就偉人說偉人”的單向視角,而是通過“偉人的決策”與“普通人的命運”之間立體式的敘述,讓觀眾深切地感受到“時代與命運”、“歷史與個人”之間無形卻又緊密的聯(lián)系。全劇以30多年前轟轟烈烈的改革開放大潮為背景,以深圳所經(jīng)歷的幾個重要歷史時期為脈絡(luò),全面展現(xiàn)了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從一個中國南海邊貧窮落后的小漁村迅速崛起為一座舉世矚目的奇跡之城的歷史畫卷。該劇以1962年曾轟動全國的深圳村民“逃港事件”為起點,大膽截取了這個特別的歷史鏡頭作為開篇故事,將人們一下子帶回到改革開放前的年代。其后,隨著小平同志“南海畫圈”的壯舉,娓娓講述深圳如火如荼的改革歲月。無論是1979年蛇口的第一聲“開山之炮”,還是1987年的深圳市政府公開拍賣土地使用權(quán)的“第一錘”,還是1992年小平同志的再次南巡,這些細(xì)節(jié)都見證了這座城市成長變化的足跡,通過一個個有代表性的“關(guān)鍵時態(tài)”完成一次對歷史的巡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