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春節文化廟會都是傳統手工藝品的銷售旺季,舊時的手藝人甚至有“一季廟會養一年”的說法。賣多賣少,聚的是人氣;價高價低,品的是文化。只不過,對于這些三分在制作、七分靠文化的“非遺”藝術品,收藏者應該如何考量它們真正的收藏價值?
傳統工藝根在大眾
這個春節讓百工坊泥人張彩塑著實忙得不亦樂乎,從初一到初七,龍潭湖、地壇、天壇等大規模廟會上都有泥人張彩塑的身影。節前一個月加班加點生產的2000套兔爺,初三就已經銷售一空。另外,“紅紅火火過大年”的小泥娃娃、“兔爺”、“吉祥如意”的阿福、“老北京叫賣像”、“冰糖葫蘆”等主題都很受歡迎。
與泥人張彩塑相近,料器坊今年也在各大廟會廣布銷售網點,據北京料器第六代傳人邢蘭香介紹,春節期間料器產品的銷售量能達到平日的5-10倍,百十來元的小擺件、小掛件、手機墜都很受歡迎。
“這些物件的基礎就在大眾,讓大家喜聞樂見,才是傳承的真意,傳承下的是文化,收藏的也是文化?!毙咸m香說。
“目前市面上有些料器制品幾十元就可以買到,作為紀念品玩玩可以,卻沒有收藏價值?!睂τ谶@種文化傳承,有些人卻這樣認為。
也走奢侈品路線
與多家手工藝人扎堆廟會聚人氣、推產品相比,“葡萄常”選擇的是截然相反的發展路徑。“要做就做高端,做值得收藏的精品?!薄捌咸殉!钡谖宕鷤魅顺:胝f。
比起商業化的民間工藝產品,常弘更喜歡將“葡萄?!钡淖髌贩Q為藝術品。“真正的手工藝品就該是藝術品,而不是產品。出發點不一樣,效果自然不一樣?!睋:虢榻B,“葡萄常”不同于其他的民間工藝,自古就是宮廷藝術,舊時多為富貴人家的擺件,從目前的發展看其收藏價值已呈上升態勢。
如今,“葡萄?!痹谂思覉@擁有了一家店面,一些作品作為高檔禮品出售,售價達到數千甚至上萬元。
在常弘看來,手工藝品要生存,要么通過充分發掘其經濟價值、尋求產業化來達到拯救的目的并獲取利潤,要么提高技術、文化含量走奢侈品路線。“我選擇后者,將"葡萄常"定位為收藏品而不是普通裝飾品,定價也從數百元到數萬元不等。關鍵在工藝,現在很多手工藝品走商業化道路,靠工業生產擴大銷量來推廣,賣得多了手藝卻貶值了,原本凝結在手工藝品中的靈魂也消散了?!?
工藝改良價值難尋?
今年,在潘家園廟會年貨區,記者看到不少攤位出售雕漆擺件。紅火的品相、吉祥的寓意引得不少游人購買。但銷售者卻表示,這些雕漆作品并非手工制作。
據了解,雕漆品的制造在古代完全是手工操作、手工勞動。但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雕漆品的生產手段有了較大變化,一些工具設備,如切料機、趕胎機、壓力機、球磨機、燒蘭爐、烘烤箱、磨活機、拋光機等相繼出現。規模較大、經濟實力較強的雕漆廠家采用的機器設備會相應多一些。在小作坊中,因為無力購買機器設備,就更多地使用手工制作。
傳統雕漆的工藝過程十分復雜,包括設計、胎胚、作地、光漆、畫印、雕刻等,大致需要經過十余道大的工序,每道大工序中,又要經過數十道小的工序,各工序技藝要求都很高。
“現如今,偷工減料或者隨波逐流,最終將使我們傳承的藝術品淪為廉價旅游紀念品。而一些小企業沒有經過審批就生產這些藝術品,也就損毀了我們文化傳承的"精密度"。”對此,一位圈內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