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藝術理論家丹托在《藝術的哲學》(1986年)一書的結論。藝術系統的需要智力衍生工具,來使它自己擴容,正如金融市場需要衍生工具一樣。當代社會的藝術系統的確是與其金融系統一樣的了;它由無數次自我描述構成,每一次的描述后的身份都不一樣;每一個作品都是對之前的同類藝術創造的重新觀察和重新描述;它是大量這樣的自我描述的積累。我們無法預計它的未來。我們不能說,當代藝術將會怎么樣。它的進化過程我們是無法預料的。必然性是對自由的放棄。
實際上,我們現都會承認,但丁、喬托、拉斐爾、米凱朗琪羅、莎士比亞、歌德這樣的人的作品才為我們的反思其他人的藝術品提供了話語。那種美學或對于藝術的反思理論原本是從這樣的的偉大藝術家的作品中發展出來的。也正是在十七世紀開始,有了專門的評論藝術的人員出現,社會里才開始流行各種藝術批評話語。這種藝術批評的話語本身也是從作品中推衍出來的。
在當代藝術里,在各種異質、對立的批評話語全以場之后,我們發現,藝術理論是在自我再生產著的,真正對當代藝術取一種很哲學眼光的,仍然是藝術品。藝術品才是那真正的藝術哲學:對傳統、時代和現狀作顛覆式的反思。 |